<歷史築印>:我很醜,但我讓能你金榜題名!

#19 香港地區風物志(2021年1月)

文:徐佩君老師(佛教覺光法師中學)

上期跟大家分享了深水埗三太子宮旁北帝宮「文昌開筆禮」儀式,今期的主角是放置於該廟文昌帝君旁邊的小神像——魁星(圖一)。該魁星神像臉呈淺灰綠色,頭上有三個三角形;一手執毛筆,一手持墨斗;一腳踏着鰲魚,一腳作起踢狀。

魁星星君,本叫奎星,古人以為奎宿主文章,專司人間的文運,是讀書人的守護神。就如元朗屏山聚星樓最上層供奉魁星,它與青山風水遙相配合,可護佑族中子弟在科舉中考取功名。魁星的出現,很可能源於古人對「奎星」的崇拜。簡單來說「奎星」屬考試星座,在道教天空星座崇拜中,認為天空分為東南西北四區,東區為青龍;南區為朱雀;西區為白虎;北區為玄武,而每一區有七個星座,「奎星」則屬白虎星座的第一粒星,可見「奎星」乃為二十八宿之一,被古人附會為主管文運之神。至於把「魁」代替了「奎」字,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日知錄》說魁星實為「奎星」,「奎」是指「文章之府」,而「魁」與「奎」同音,並有「首」意,所以代替了「奎」字。

唐代時,士子已開始崇拜魁星。古時學校放有魁星神像及掛有魁星畫像,在明人陸深《儼山外集》中,也描述了士子們貼魁星圖和考場出售魁星像的熱鬧場面。清人也愛以魁星作畫,如清代陝甘總督馬德昭有魁星點斗圖(圖二),畫意是「魁星點斗 獨佔鰲頭」,乍看像一個人身體作誇張的扭動,左手托硯或墨斗,右手執筆,意思是用那支筆專門點取科舉士子的名字,一旦點中,運氣、官運就會與之俱來。右腳踩在「鰲字」上,左腳如踢毽子般踢一「斗」字;踢的是北斗星,是創造性的魁星形象。昔日的年畫亦有把「克己復禮 正心脩身」的寓意附於魁星中(圖三)。

圖一:三太子北帝宮廟魁星
圖一:三太子北帝宮廟魁星
圖二
圖二
圖三
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