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歷史年華>:從歷史文化遺產認識香港歷史: 香港洋服製作與「度身訂造」

#18「悅」讀(2020年10月)

文:彭淑敏博士(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俗語有云:「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衣著往往被人用來反映地位身分的重要道具之一,故此一直受人重視。香港為一華洋共處城市,洋服製作歷史悠久,十九世紀稱之為「番衣」,其後較多改稱為「西裝」,時至今日,仍是大部分男性工作或出席重要場合的衣著。

不少上海裁縫師傅於戰後五十年代來港,大多在皇后大道中、德己立街、威靈頓街、灣仔、北角、尖沙咀及油麻地彌敦道一帶開設店舖,顧客可以「到店裁度」,也可邀請師傅「上門裁度」,「度身訂造」就是大量生產無可比擬的縫製特色。當時有些裁縫師傅開設洋服店,也有些選擇在樓梯口開設舖位提供服務。

昔日,在港流行的手造西裝,主要顧客都是達官貴人。「度身訂造」西裝製作主要分為廣東工及上海工,技術和收費也大有分別。上海工講究精準細緻,用料、度身、裁剪、縫製等洋服手藝細節都是一絲不苟,因此往往需要三至四天才能製作一件西裝外套,廣東工只需要一天左右的時間。較富裕的男士才負擔得到訂造慢工出細貨的上海工西裝,由於手工精湛,一套西裝甚至可以穿上二十年。

有「香港洋服大王」之稱的張活海(1910-1989),祖籍廣東梅縣,為樂壇和影壇著名巨星張國榮的父親,他在中環德己立街開設「張活海」洋服店,成為著名的洋服裁縫。曾為荷里活巨星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 Jr.,1924-2004)、威廉.荷頓(William Holden,1918-1981)等設計洋服,享譽中外。

直到戰後,男士仍然流行在上班或假日穿著西裝,以示莊重得體,反映香港人對衣著十分講究。但是,一些經濟拮据的人所穿的西裝,被揶揄為「單吊西」,意思是指沒有足夠金錢買一整套的西裝,於是不時出現西裝外套與西褲屬於不同顏色或色調,又或家中只有一套西裝,給人寒寒酸酸的感覺。

裁縫師傅經由學師開始,經年月累積了寶貴的技術和經營之道,方能縫製出剪裁貼身和別具心思的西裝,並以此成為終身職業。以往不少人早於農曆八月已經開始訂造西裝,以備在農曆新年穿新西裝。每當遇上高峰時期,訂製一套做工精細的西服最少也要等上一、兩個月,由於受到裁縫師傅的耐性和用心製作所吸引,仍然客似雲來。

張活海(左)
張活海(左)

香港現時仍有少數的洋服店繼續為客人「度身訂造」西裝,大多為白手興家的老店舖和祖業,例如在紅磡、深水埗、太子、佐敦、荃灣、北角及中環等開業數十多年的洋服店,由兒子繼承父業,傳承傳統洋服製作工藝。

時至今日,隨著製衣業和成衣的發展,洋服製作技藝已日漸式微,不少傳統度身訂造的洋服店經營日益困難,面對大型連鎖店購買便利和價廉物美的競爭。相信在不久將來,洋服製作技藝大有可能成為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每件手製的洋服,事實上都是裁縫師傅獨有的藝術作品,他們沿用英國老字號名牌布料製作,未知讀者會否有興趣體驗一下,傳統洋服師傅為你一針一線度身縫製一套西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