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解讀>:不勞而獲是好事

#18「悅」讀(2020年10月)

文:李國凡(資深特許公認會計師,新媒體及傳媒碩士,曾於全球第一品牌企業任職預算會計師,
以及香港藍籌上市公司任職業務分析經理達十多年,並在香港報章及雜誌撰寫親子理財專欄。)

問:既然主動收入、被動收入的概念模糊不清,而且難以區分,思考理財時我們需要用回正確的收入概念,那麼甚麼是正確的收入概念?

答:可以簡單分為三大類,工作收入、資本收入和特殊收入。

問:這樣分類好像上世紀的會計入門第一課基礎定義,會否太過老套過時?

答:是否老套並不重要,有用就可以,例如自從智人在地球出現後,一般都是用口食飯,人類沿用了幾千年、幾萬年的食飯方法,相比之下豈不更加老套?但是我們沒有改用鼻來食飯,主因用口食飯,到了今時今日仍是最有用、最實際的方法。

問:明白了,能否解釋一下三類收入的分別?

答:工作收入就是個人為別人提供服務而賺取的回報,例如從事老師、演員、侍應、售貨員等各行各業,這些收入一般稱為工作收入。

資產收入則是個人從他擁用的資本而產生的回報,例如他的銀行定期存款就是資本,定期存款戶口每月產生的利息,一般稱為資本收入。

明白上述兩個簡單的收入定義,有助我們更易理財,安排未來的路向和步伐。

問:特殊收入呢?特殊收入不能幫助我們理財嗎?

答:特殊收入與上述兩項收入性質不同,最大問題就是我們完全無法控制收入來源,因此一般也稱為非經常性收入,這是屬於一些偶然、未能預期,在短期(甚至長期)內也未能再次獲得的收入。

問:是否代表我們不應不勞而獲?

答:當然不是,正如農夫碰上慌忙逃跑撞樹而死的兔子,這隻死兔便成為了農夫的特殊收入。因此能夠合法地不勞而獲絕對是好事(或好彩的事),只是懂得理財的人,便不會為了這次偶然獲得的財富而去選擇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