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場>: 香港的城市文化記憶

#17  香港傳奇(2020年8月)

文:黃冬柏校長(新會商會中學)

清末國力薄弱,開展了珠江口雙城格局,世紀時光造就了港澳各自呈現當前的模樣。香港、澳門兩地從殖民地、半殖民地身份,在世紀交接之際回歸祖國,然後繼續自身的演化。

我輩有幸目睹這四十年來的進展。兒時成長於澳門,及後到港升學就業,對此甚有深刻的體會。港澳大陸本一家,由於西方強權掠奪而成為異類,歷史當然留給專家研究分析,我們或可從生活文化角度去感受這兩城。

千百年來兩地都是華人聚居,中華文化未有因殖民地化而被消除;又因被西方管治了一段不短的時間,自然也留下了不少西洋文化記憶,使兩地成為華洋雜處、中西文化交匯的場所。基於兩地的舊宗主國傳統不同,珠江東西兩岸的城市文化迥異。澳門帶著濃厚的西歐風味,市民生活閒暇,令不少港人特別鍾情。然而,當年赴港升學時,我們一班友儕的思維卻是完全相反!

澳門社區小、地方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澳門人都渴望赴港發展。彼時常收到誰家孩子偷渡成功、那戶女兒嫁給港客的消息時,鄰居莫不羨慕萬分,皆因人們分享著相若的價值:香港是大都會——先進的城市管理和國際化的生活文化,充滿著發展機會,留港生活代表美好的未來。

最初登陸香港,是在四十年前。當時香港給我的印象,至今不曾褪色——從港澳客輪望往岸邊的高樓大廈、由碼頭步行往電車路所見的勤奮急步的人群、於街上看見的中英雙語招牌、在入境處見官時的忐忑心情。轉眼間四十載滑過,這些畫面已深化成為城市文化的認知。外在環境或許有大變,但文化認知卻仍存在腦海中。

今天仍有人認為香港是國際大都會。城市都會文化是香港的主流:努力向上的人們、緊湊的生活節奏、擠迫的家居環境、車水馬龍和喧鬧的街道。本來這就是七、八十年代人們娓娓道來的「獅子山精神」,也是老一代澳門仔嚮往的向上流動的畫面。現時的香港印象比起幾十年前已大有改善,但基調變化不大,而民間詮釋亦不同了。新生代並不欣賞這些,甚至給予負評。近年來社情的逆轉,反映出文化詮釋的變調。

殖民地留下來的遺產塑造了香港的獨特性。英、葡兩國殖民主義方向不同,澳門留有濃厚的歐陸文化色彩,而香港留下來的卻是英國人的實用色彩:法治精神、嚴格法規、彈性欠奉的制度等等。同時,幸好香港擁有包容萬邦的海量,所以在飲食、建築設計、影視創作等方面,均有著西歐、印巴南洋、西亞等地的文化留痕,表現了胸襟寬闊的國際性格。

既然是華洋雜處,好好保留中華文化是重要的任務,不論是建築物或非物質文化項目,都可使香港特色更為鮮明。可是,香港在這方面的表現確比不上鄰埠。新加坡、仰光、馬六甲,甚至台灣等地均保留了殖民地記憶,因為一座城市的記憶是塑造地方特色不可或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