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食主義>:茶餐廳:香港變遷的場景

#17  香港傳奇(2020年8月)

文:薇言勁(香港八十後港女文青,內容策展人)

要了解香港歷史,除了安坐在圖書館細閱檔案史料,更可以走到茶餐廳細數民間美味。

每提「茶餐廳」這三個字,旋即奏起食客們心目中的香港美食協奏曲:奶茶、鴛鴦、菠蘿油、蛋撻、西多士、粥粉麵飯,各適其適,應有盡有,廿四乘七滿足食客日常三餐,一年四季吸引遊客朝聖打卡。

據《香港尋味:吃一口蛋撻奶茶菠蘿油,在百年老舖與冰室、茶餐廳,遇見港食文化的過去與現在》的描述,「茶餐應是大排檔跟冰室的結合,再加上美式快餐的元素。」愈來愈多不同語言的出版物探討茶餐廳源起、飲食菜單、樓面術語,足以證明世人喜歡透過茶餐廳來了解這個國際城市的社經發展跟人文趣味。

大牌檔本來是戶外食檔,大眾對它的認知大多是自1950年代、二次大戰後,大批難民從中國湧入香港,使人口急增。政府為解決市民就業和飲食需要,發出大量大牌檔牌照。事實上,在19世紀中葉(即香港開埠初期),市民生活艱難,外出工作的苦力(即「咕喱」,Coolie)跟工廠工人都需要戶外食檔提供的廉價飲食,而沒條件出外打工或做苦力的人則當小販維生。

1847年,政府開始實施攤檔發牌制度。1921年,市政局增設「大牌」制度,規管固定經營攤販。1958年,政府公佈大牌熟食檔的新規格,以便區分「小牌」流動攤販。直至1960年代,媒體提及的「大牌檔」泛指固定的粥粉麵飯食檔,即是現時大眾對大牌檔的認知。到1980年代,政府停止發出新檔牌照,並禁止牌照轉讓,同時也為了整頓市容而興建市政街市,利誘大牌檔檔主「上樓」。

冰室亦是源於香港開埠初期。英國人將下午茶(Afternoon Tea)文化及習慣帶來香港,當時為洋人打工的華人耳濡目染,開始「三點三」(下午3時15分)的習慣。日佔時期,洋人被關,華人擔心港幣貶值,紛紛走去咖啡店喝下午茶。本來招待洋人為主的咖啡店被迫轉型,變成出售廉價咖啡跟糕點、輕食的冰室。自此冰室如雨後春筍在市場上出現,成為供眾多基層打工仔補給營養、身心休息甚至「蛇王」(偷懶)的勝地,更孕育出數之不盡、為世人喜愛的獨特飲食,例如茶走、啡走、滾水蛋、紅豆冰、菠蘿包、西多士、乾炒牛河等等。

基本上香港飲食文化是南粵遷移到香港的中華飲食文化,與英國引入的英式西餐文化互為影響的結果。近廿年各大飲食品牌開始努力為自家品牌做文化保育跟傳承,相反不少茶餐廳老字號仍然樂意回應時代,繼續研發新菜色,讓大家品嚐撈丁、奶油脆豬、金磚,展現這個國際都市的創意、活力跟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