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場>:「印象經濟」救旅遊

「新冠疫症」橫掃全球,經濟蕭條無可避免,旅遊業首當其衝,旅行社倒閉、五星級酒店結業、主題公園及航空公司都要政府出手打救。旅遊業是香港主要產業,包括其相關行業(如:餐飲、零售),共聘用了70多萬人。怎樣去挽救水深火熱的香港旅遊業呢?

「印象經濟」帶動桂林旅遊業復甦

自從張藝謀在2004年以大膽創新的思維,在桂林陽朔的灕江上搭建了「印象劉三姐」的「山水實景秀」後,便不斷出現了「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印象大紅袍」、「印象普陀」和「印象武隆」等,「印象經濟」一時成為佳話。

想當年,這些「印象」系列演出,一票難求,其中以「印象劉三姐」和「印象西湖」尤其搶手。筆者曾經多次觀看這兩套「印象劇」,留意到凡是觀看過演出的旅客,都讚不絕口。一方面因為場景特別,旅客可以坐在灕江和西湖邊上欣賞,真實的「桂林山水」和「西湖十景」就是佈景,再加上各種高科技配合,演員精湛技藝,使到演出氣勢磅礡,震懾人心。

「印象劉三姐」以極短時間將桂林旅遊「起死回生」,旅遊收益倍增,更為當地居民創造了數千個就業職位,其中一半演員更是當地農民,白天耕種,晚上演出。旅遊業復甦帶動酒店、餐廳生意滔滔,桂林、陽朔地價大幅上升,經濟繁榮,全國各地爭相仿效。

「印象劉三姐」
「印象劉三姐」

「印象維多利亞」可使「東方之珠」光芒再現

香港回歸二十三年,旅遊業最大的投資只是建了一座全球規模最小的「迪士尼樂園」,反觀鄰近的澳門、珠海等都不斷發展,各種旅遊設施推陳出新。由於香港缺乏規劃,連一個可以制訂長遠政策的「旅遊局」也欠奉,只能「吃老本」、故步自封,就算疫情過去,亦難以恢復昔日光輝。

特區政府既然是「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大股東,「香港海洋公園」的真正老闆,又是「國泰航空公司」股東,大力支持入境旅遊業可以說是一舉多得,既可「保就業、撐經濟」,又可收回數以百億的投資,維護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美譽。

筆者建議特區政府「旅遊事務處」可考慮覓地興建「印象維多利亞」,地點可以在「郵輪碼頭」及「啓德體育城」附近,以實境秀在維多利亞港將香港如何由一個漁村變成「國際大都會」呈現旅客面前。亦可以仿照「幻彩詠香江」,將維港兩岸地標及高聳入雲的大廈融合在表演之中。屆時,「東方之珠」光芒再現,全球旅客都無法抗拒香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