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手記>:從義教尋回真正的我

#15  「Zoom近」動物(2020年4月)

文:金超群(香港教育大學語文研究(中文)文學士二年級)

約一年前,我選讀了戲劇創意課程,有幸參與了當中的義務教學活動。因此,作爲一個内地生的我,有了第一次接觸香港小學生的機會。而這次體驗,給我非常難忘的印象。同學的天真、可愛、活潑,深深感染了我,同時也讓我尋回真正的我。

活動最精彩的部分有兩個,第一個是我們先定幾個特定的場景,然後用語言去給同學描述;跟著,同學就要發揮想像力,思考場景中各種可能發生的原因以及解決辦法。第二個是我們組織同學編寫和演繹故事。兩個環節都給我帶來了無限驚喜,同學充滿自信、幹勁、陽光,讓我在不知不覺間看到了自己。

我是一個獨生子,獨擁很多關懷與快樂。但隨著成長,思想漸漸複雜,煩惱也跟著多了,慢慢也就淡忘了原來我也曾是個天真活潑的孩子,充滿自信、幹勁的人。我不介意在公眾場合發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不介意在課堂上大膽提出自己對學術的疑問,不介意被他人質疑甚至否定。

 

記得初中的時候,我個頭長得高,喜歡搭配不同的服裝穿著,那時的夢想就是當一名模特兒。生活中,我會嘗試一些別人認為大膽的穿搭。當然,有人稱讚我,亦有不少人質疑我。但我並不在乎,我有自信,覺得正因爲我的身高優勢,才使得我和一般人不同。

可是不知甚麽時候開始,我不敢這樣想了。看到別人積極的發言,無所畏懼地談論自己對一個古代文學家的看法時,明明心中有疑惑卻不敢質疑。那時的我總是擔心,如果説了我的看法,別人要是嘲笑我怎麽辦?沒有人願意回答我,我很尷尬怎麽辦?被老師同學知道我不懂,對我有偏見怎麽辦?義務教學活動,卻喚起了我的内心——要對自己有信心,自己的想法不是沒有道理,是經過深思熟慮,是自己學習成果的體現,爲何要擔心?

香港小朋友的性格多樣,願意接觸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師,願意和我分享他們的想法。在交流過程中,他們和我講普通話,雖不是很靈光,卻會竭盡全力和我溝通。在遇到不會講的詞語時,就讓其他人幫忙翻譯,甚至寫下來給我看。我真的很感動,不僅因爲我們愉快的分享,更是因爲他們懂事,體貼老師的那份單純的心。

這樣的義教是内地少有的,也是我來到香港感受很深的其中一個經歷。這個經歷,令我更熱愛教師的職業,更熱愛香港,我真的希望能成為一個充滿自信、幹勁、陽光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