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場>:年宵市場——青創者的訓練場

青年創業風潮愈益興旺,八九十後奮勇向上。新年伊始,年宵市場正是青年創業者小試牛刀之舞台,值得要成為海賊王的人去揮灑汗水。

承蒙文聯會各位前輩鼎力支持,青年文化大使中心之前也成功舉辦年宵,讓一眾戰友得償心願,經歷難忘!

為何說年宵是青創者的訓練場?

年宵成本低,但可讓青創者與不同的消費者互動,審視自己是否適合創業,試行新意念與新戰術,鍛煉自己與夥伴之間的磨合等等。

  年宵市場有不同叫法,簡稱年宵,又稱花市,是中華文化圈的傳統習俗。據說起源於明朝萬曆年間,當時廣東花農於珠三角賣花。19世紀中葉,年宵正式成形。及後隨移民擴展至其他地區,台灣、越南至今皆有年宵,而日本的年宵市場則稱為「歲之市」。

  大眾可在年宵擇得各式年貨、吉祥裝飾,還可感受新年氣氛!香港年宵主要由食環署管理,於各區戶外舉行。維園年宵攤位最多、人流最旺;花墟公園第二;荃灣沙咀道年宵也頗大。舉行日期是年初一前的六日,最後兩日都會加時至夜深;除夕夜更會通宵至年初一清晨四五時。

  年宵中設「濕貨攤位」、「乾貨攤位」和「快餐攤位」,濕貨攤位賣各種年花;快餐攤位賣現場製作的快餐、小食,如:魚蛋、格仔餅等。

  乾貨攤位最具特色,產品花樣極多,如風車、氣球、吉祥擺設,有些由經營者設計生產,亦有部分攤檔會賣包裝食品。此外還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奇」玩意,筆者曾在花墟公園擺檔,見對面賣鉸剪,一百元一把,標榜鈦合金無堅不摧。筆者暗忖,新年流流賣鉸剪,莫非圖個一刀兩斷?這檔更是連檔,即兩個相連攤位合一,請了約十名銷售員。最後看來不太成功,除夕時急急添了一些玩具,人手也減了。創新固然、有雄心壯志是好,但必須考慮產品是否適合,尤其青創者。如在初期就遭逢重大挫折,之後在心理上及實際上就很難扳回。故創業者心態應是:視死如歸,求生若渴。

  年宵中,除產品本身,很多佈置、營銷手法也具創意。近年很多走文青路線的初創者,銷售獨樹一幟的自家作品,空閒時更即場為顧客製作自畫像。有些中學生就Cosplay起財神,登上長梯,不時向注目的路人拋細細的福袋。

  筆者亦算青創者,辦了幾次年宵,體會到其實年宵除了自家製產品外,很多都大同小異。要脫穎而出,主要還是靠「人的吸引力」。當然不是說銷售員要是俊男美女,而是那股激情、那股積極進取吶喊叫賣的精神,給途人一種〝Excitement〞,途人就很自然會過來看。他們肯過來看已贏了一半,之後就靠前線的技巧了。

  青年文化大使中心的年宵,在外部環境不利的情況下仍獲得意想不到的成績,正因同袍令人動容的激情,無負青春的拼勁,聲嘶力竭還奮戰不懈的堅持。

  青創者要遠航,就要將過去和羈絆丟棄,別吝惜那為夢想流下的淚水。穿越萬千殘酷的大海,成就如太陽般燦爛的船。各位青創者,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