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郊行>:客家與圍村

據2017年數據統計,有約120萬客家人在香港聚居。簡單來說,走在街上,大概每6個人就有一個是客家人了。客家人作為其中一個大型本土族群,其對本土文化亦有不少影響。

新界有眾多圍村,而這些原居民祖先中,亦有不少是從中原地區向南遷徙而來的客家人,比如沙田大圍的「積存圍」、荃灣的「三棟屋」、元朗大棠的「楊家村」等。說起客家圍村的故事,恐怕講一個月也未能講完。

客家人最早可以追溯至1500年前的東晉。當時中原地區戰火連年,北朝的胡人鐵騎所向,南人莫不能擋,紛紛衣冠南渡。於是,大批大批的家族沿九江、泗水、珠江一路南下躲避戰火。在數百年的遷徙過程中,這些南來避難的族群因為自身的生活習慣、風俗與原住民格格不入,後人便把他們標籤為「客家人」。

新界的客家圍村,大多是由唐宋而來的客家族群組建而成,但數百年的客居生活使他們早就融入當地,甚至比起戰後南來的移民更正宗,更似這片土地的原居民,所以「客家」也就成了一個歷史名字。事實上,客家人早就不是客居新界了,而是不折不扣的原住民。

我們如果仔細留意客家人的生活習慣,還是能發現他們與其他族群有些分別的。客家人所住的圍村,是以糯米汁混和石灰、泥、稻草等材料而成。不要小看糯米汁砌出來的牆,以為它不夠堅固,實則上比起「石屎」,只是略遜一籌;而相比起廣東地區流行的磚木建築,質量又稍勝。又如客家人結婚,迎娶新娘不是在早上,而是在黃昏,這就是延續唐宋中原地區婚嫁傳統。「婚」,是形聲字,女字從「昏」,古人是在黃昏舉辦婚禮。現在多數地區都是早上或中午迎娶新娘,唯獨客家人依然保留了黃昏迎娶的傳統。如果去過客家圍村,便會發現其所供奉的牌位與本地圍村很不同。本地圍村一般就是供奉歷代祖先先賢,唯有客家圍村會供奉「天地君親師」牌位。不論四川、台灣,還是香港的客家人,都會供奉「天地君親師」牌位,由此可見客家人骨子裡的傳統文化精神。

最後,如果我們有遠足的習慣,應該會留意到新界地區有一些「金塔」。這些金塔散落在新界乃至離島的山間,以前的「鬼片」總會給這些金塔一個大特寫,以渲染恐怖氣氛,其實這些金塔就是客家人供奉祖先遺骨的罈罐。早期客家人穿州過省,必然要帶著祖先靈位以及遺骨,但帶著棺木不便行動。於是,客家人會先以棺木土葬,待到六至十年後,起出仙人遺骨,再以陶器儲存,上面再壓著石塊。這種陶器便是金塔了。如果到新界地區看到金塔,不必害怕,那些金塔不過是告訴你,附近有客家人聚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