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場>:想一想兒歌

#8  樂在樂中(2019年1月)

文:褚珏然(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四年級生)

「叮噹可否不要老 伴我長高 星矢可否不要老 伴我征討

──張敬軒《青春常駐》

張敬軒2014年的一曲〈青春常駐〉喚起了香港70、80及90後的童年集體回憶,而兒歌正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香港兒歌主要有廣東童謠、國語兒歌及方言曲目三大主流。免費電視大行其道後,兒歌伴隨卡通片、電視節目等逐漸進入到小朋友的心坎至成年,而在用字遣詞、唱功及曲韻等均有所改變。

兒歌界的興盛與社會環境發展不無關係。一般而言,外購電視卡通歌曲經改編後成為粵語兒歌,由其時兩大電視台: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及亞洲電視有限公司(ATV)播出,經典曲目有〈叮噹〉、〈美少女戰士〉等。電視台一般會把歌曲「本地化」或「童稚化」迎合需求,例如唐韋琪的〈長腿叔叔〉正是改編日語主題曲著重少女戀愛的內容。另外,TVB旗下的兒童節目[1]及香港電台(RTHK)電視部經常播放並邀請知名填詞人、作曲家、歌手協助製作兒歌,可見其認真程度。[2]

可惜的是踏入2010年後,本地兒歌界似有逐漸萎縮甚至消亡之勢。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強勢,兒歌的市場、人才逐漸遷移到內地,例如號稱「兒歌天后」的李紫昕為內地熱播卡通〈喜羊羊與灰太狼〉作曲填詞,就是其中的表表者。另外劉靖之教授在《香港音樂史論》提及香港樂壇在發展時候並沒有解決自身的內部培訓問題,特別是傳統中西方音樂訓練及作詞人文學根底,導致本地兒歌也跟隨著整體粵語流行曲衰落。現時本地兒歌除了大幅減少,很多曲詞更遭批評為不倫不類,內容與小孩子生活脫節。同時本地電視界單一壟斷,不重視兒童節目及歌曲發展,也是兒歌衰落的原因。

小伙子總會長大,然兒歌作為蒙學,其發展確實不容忽視。從古至今,兒歌往往是小孩接受基礎教育的重要一環。古時的兒歌或稱童謠大多以詩歌表示,如「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人懶我唔懶。」就是把春節「賣懶」的習俗教育孩子及延續下去,期望孩子能戒除懶惰。時至今日,香港不少幼稚園仍有運用琅琅上口的廣東童謠作為教材。另一方面,臨床心理學家會利用兒歌治療患有心理疾病如自閉症、焦慮症的兒童。此趨勢也是非常值得我們的關注。

兒歌不會變老,但我們不想辦法保護,終有一天可能於博物館的展覽中播放,變為少數老年人的緬懷之地。當大眾只是為小孩播放網上英文兒歌Gummy Bear或Baby Shark,忽略兒童的本土意識與割離其成長環境,實非香港之福。

[1] TVB兒童節目眾多,然自家製作兒歌多於星期一至五藝人節目播出,分別有《跳飛機》、《430穿梭機》、《閃電傳真機》、《至NET小人類》、《放學ICU》及近期的《Think Big天地》。

[2] 香港電台電視部當時曾知名音樂製作人有顧家輝、鄭國江等協助編撰兒歌,另節目如《小時候》、《香蕉船》、《柏林周記》等在兒歌上製作認真外,更會邀請地區合唱團協助演唱,為本地音樂發展提供訓練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