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場>:淺析《桃花扇》

#8  樂在樂中(2019年1月)

文:林川(文字工作者)

中國傳統戲劇的起源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元朝統治時代,甚至上溯至先秦的《詩經》,然而真正形成我們所認識的傳統戲劇模式,大概就是指從元朝開始的雜劇吧!成形於元朝,大盛於明清,淡寂於民國,趨式微於目今。不能否認,中國傳統戲劇與我們的距離越來越遠,其發展前景已顯而易見。雖然,部分文化人士和行內藝人都試圖力挽狂瀾,將傳統戲劇的創作和表演方式循多方面嘗試:有改編現代話劇作戲劇的,如被羅家英先生改編的歷史話劇《德齡與慈禧》;有將戲劇翻譯為外語的,如黃展華先生翻譯的《王昭君》;亦有將外語話劇改編為粵劇的,如羅家英、秦中英、溫志鵬等人把莎士比亞名劇《馬克白》改編為粵劇《英雄叛國》;更有如白先勇先生大膽起用年輕演員出演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嘗試……然而,傳統戲劇的發展依然不為樂觀。即使如此,傳統戲劇作為我國寶貴的藝術文化產業,傳承千年的歷史,我們理應有所瞭解和認識,並學會欣賞和體味。

《桃花扇》是明末清初孔尚任窮二十餘年心力,三易其稿所寫的一部歷史戲劇,於戲劇史上具有重大地位和意義,甚至被稱為中國古典戲劇的最後一本傑作,其傑出的藝術成就和深刻的歷史內涵在書中展露無遺。《桃花扇》面世之所以名動天下,主要原因有三:一,一般戲劇故事多是皆大歡喜為主,桃花扇卻是始於和者,終於離,感觸人心之深不言而喻;二,戲劇固是借歌舞以演故事,但孔氏寄寓的深意遠非如此,「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孔氏眉批剖白兒女情長是虛,實寫朝代更替之興嘆,諷喻朝廷及世人以史為鏡,勿重蹈前朝敗亡覆轍;三,桃花扇故事背景貼近史實,脫稿之時,前朝遺民仍存於世,讀之如歷歷在目,家國興亡之感浸染人心。透過賞析《桃花扇》,能從中認識到中國傳統戲劇的大概,也不愧前人傳承千年的苦心。

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有人說《桃花扇》的誕生給中國綿延流長的古典戲劇劃上了一個圓滿而完美的句號,我想這句話只能在戲曲創作上奠定了它後無來者的地位,即使後來的「南海十三郎」、唐滌生之流的湧現,也無復帶領中國古典戲劇重上《桃花扇》時期的光盛景況。然而,我們不能忽視古典戲劇在現當代中表演形式、創作形式等方面的革新和多方嘗試的成就。在不久未來,或者傳統戲劇會漸漸消逝於我們的眼前,伶人的「悲聲」不能傳承前人的智慧,作為後人的我們,也應該默記這千年的文化,把戲曲「唱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