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場>:淺談中國第五大發明——科舉

#7 發明多面體(2018年11月)

文:林川(文字工作者)

科舉的產生在中國歷史上無疑是一重大創舉,不但改革了選拔人材的方法,也摒棄了古封建時代的世襲制,形成了公平、公開以及公正的選賢與能制度,對於國家發展和文化傳承方面有莫大的意義,並影響著鄰近國家的選拔理念及社會風氣,此制度的發明可謂時代進步的象徵。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科舉的弊端不斷浮現,加上歷史的規律,最終難逃厄運。

由於科舉制度不限出身,無論貧富都能應考,各憑學識比拼高低,最終進士及第者還可賞金授官、衣錦還鄉、光耀門楣。普遍考生視之為唯一的出路、唯一通向榮華富貴的途徑,故此社會刮起了一股讀書風氣,惟在僧多粥少情況下,很多考生最終只餘下「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種感慨,「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金榜題名夢告終。

科舉為朝廷提供賢才的同時,也給予了萬千讀書人無限的希望,或者這就是科舉制度最明顯的優點吧!

可是,每次應考科舉者數以百萬計,但上榜者人數有限,如唐初科舉每年錄取進士不過三十人;宋朝則因放寬應考條件和取錄準則,每屆錄取者增至數百,惟數字仍是鳳毛麟角。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不少人均企圖以作弊來換取好成績,常見的手法有三種:賄買(即賄賂主考官以獲取好成績)、請人代考(俗稱替身、捉刀、請槍)、夾帶考試經文(帶書或抄錄於隨身物品中)入試場作弊。

作弊的後果很嚴重,輕則考生終生被取消應考資格,官員被流放異地;重則考生、監官處以斬首刑罰。不過,科舉的巨大「回報」極具誘惑,很多考生甘願冒險換取功名,以求改變命運。

科舉逐漸變質,破壞了強調公平、公正和公開的考試原則,埋沒了真正有識之士,庸庸碌碌之輩卻得以列位廟堂,貪污賄賂之事屢見不鮮。國家也因沒得到賢臣扶助朝政,致使陷於困境和政治靡弱,這可能就是科舉制度最大的缺點吧!

筆者認為科舉的價值在於其公平競爭、平等擇優的精神,縱使它產生於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但卻超越了封建社會的門禁,影響了後世的用人觀和教育制度。

早於十四世紀,科舉制度已為歐洲各國人士所認知。到了十八世紀中葉,歐美國家已逐漸仿傚中國,利用科舉制度,通過各種考試選拔人才,任用官員。時至今日,通過考試制度選拔人才已成全球必然趨勢,為世界各國社會發展及人才培訓奠定了堅實的基石。因此,科舉才有了中國第五大發明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