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語不凡>:糧船灣洲宋代碇石與海上貿易

早前在香港海事博物館舉行的《東西匯流——十三至十八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展覽,聚焦香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關係。在眾多展品中,以西貢糧船灣洲打撈出來的宋代碇石最受注目。這塊碇石是路經香港的宋代商船木石船錨上的一個石製組件。該船錨是宋代沿用的款式,與日本博多灣、福建泉州及南海1號沉船的碇石相似,但體積較小,推斷它是來自外國商船。碇石上可見兩個凹陷的地方,是用來連結木質組件。(插圖:7-器語不凡2-1)

「碇」是船舶最早的停泊工具,宋代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提到石碇的使用方式:

船首兩頰柱,中有車輪,上綰藤索,其大如椽,長五百尺,下垂矴石,石兩旁夾以二木鉤。船未入洋,近山拋泊,則放矴著水底,如維纜之屬,舟乃不行。若風濤緊急,則加遊矴,其用如大矴,而在其兩旁。遇行,則卷其輪而收之。

文中記載,當時船頭上的頰柱設有絞車,以供「石碇」的收放。當船需要停泊的時候,就把「石碇」放到水底,利用石頭的重量固定船隻。風濤緊急的時候,則在「石碇」的兩旁再加上「遊矴」固定。至於開船的時候,則用絞車把「石碇」捲上,然後就可以航行。

「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博士表示﹕「從船錨大小,可以判斷船有多大,帶了多少貨物。若要補給是不可能去偏僻之地,而且船上滿載貨物,這個地方一定是安全。可以推斷,宋代的香港是個經濟繁榮的地方。」

香港、廣州與宋代的海上貿易

廣州自唐代開始就是第一對外貿易港。《唐會要》記載:「開元二十四年正月,廣州寶安縣(寶安縣包括香港)新置屯門鎭,領兵二千人以防海口。」從駐兵人數就可以知道當時香港在海上貿易方面已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至宋代,廣州的海上貿易仍極為繁盛,宋代洪适的《盤洲集》記載,也反映當時廣州聚集了各國的商人,是當時的海上貿易中心:

嶺以南,廣為一大都會。大賈自占城(今安南)、真臘(今柬埔寨)、三佛齊(今蘇門答臘)、闍婆(今爪哇)涉海而至,歲數十柁。凡西南群夷之珍,犀象、珠香、流離之屬,禹不能名,卨不能計。

除貿易以外,廣州是當時外國人的聚居地,而廣州人也和現在的香港人一樣喜歡僱用外籍傭人,[1] 亦設有外國人專屬學校——「蕃學」,[2] 由此可以想像當時廣州的「國際地位」。

至於香港作為海上貿易的必經之地,相信海底仍有無盡的寶藏可供發掘;而糧船灣洲的宋代碇石只是序幕,日後仍有待政府和研究人員一一發掘引證。

[1] 朱彧《萍洲可談》:「廣中富人,多畜鬼奴,絕有力,可負數百斤。」

[2] 見蔡絛《鐵圍山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