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手記>:老撾的笑容

#7 發明多面體(2018年11月)

文:林卓希(香港教育大學歷史教育榮譽學士二年級)

老撾有兩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一是她那兒天真無邪的小朋友,二是沉重的歷史。

我曾在老撾擔任義工兩星期,第一次在異地義教。我們去了一所小學,分組教導二十多人的班別。初時我感到意外,因為這裡和香港一樣,均設了精英班的制度,但我認為兩者的程度相差不大,尤其是英文水平。我們任教的正正是英文科,向當地學校借了教科書作參考後,就直接去講授了。最初我有些怯場,一來面對不熟悉的環境,二來不知他們的反應如何,若不是有組員壯膽,恐怕已經奪門而出了。

他們的確和香港學生不同,我所說的不同,不是指能力。當我們說英文時,他們都似懂非懂般,後來我們找來一名老師從旁協助,翻譯我們所說的英文。或許我們在講課時偶爾未能完全有效傳遞知識,但他們總是興高采烈地回應,即使不懂,也願意嘗試回答。如果要說有甚麼不同,大概就是他們的學習態度。

放小息時,我們正坐在一邊休息,他們會拿飲料及小食給我們,也許這個舉動對小朋友是習以為常,但卻令我們深感喜悅。義教臨近尾聲,幾位小女孩將紙張摺成花朵送給我們,上面寫著「I love you」三字,有些更寫了我的名字,縱使是拼錯了,但這幾隻字可能是他們認識的為數不多的單字。對於只是任教了五堂的我來說,這件事情確是感恩——一個我在中六才真正學懂的詞語。

不過,不要以為老撾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如果說到她的歷史,我只會說是悲劇。

大部份東南亞國家都經歷了被侵佔及努力獨立的進程,我以為老撾已經得到解脫,但這次交流卻顛覆我的想像。美國曾經肆無忌憚侵略老撾,還投放了許多炸彈轟炸當地,試圖把樹林燒毀,令地形變得空曠,以便進攻。事實上,至今仍有三成未爆彈埋在泥土中或置於地面上。農村的小朋友常三五成群穿梭郊區遊玩,天真地誤當炸彈為網球,不斷扔擲。以村民的知識,他們只能苦口婆心的警告小孩不許亂玩,然而對於年幼的孩童、農民來說,若有炸彈埋藏在泥土下,他們也無從得知,結果生靈塗炭。

歷史種下的禍根,依然殘留並影響著現今的生活。他們在笑容背後流了多少眼淚?這,大概只有他們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