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歷史年華>:中國圍棋與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

#6  對弈‧傳棋(2018年9月)

文:彭淑敏博士
資料整理:袁梽傑同學(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四年級)

圍棋在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的記載可上溯至春秋時期,經歷多個朝代仍然長盛不衰,其後傳入朝鮮、日本,更在近年走向世界。但有趣的是,圍棋作為中國琴棋書畫四藝之一,在明代中西文化交流極為活躍之時,卻似乎沒有隨著傳教士西傳到歐洲。那麼當時的歐洲傳教士在中國所接觸的圍棋又是如何的呢?

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是意大利耶穌會的天主教傳教士,於明神宗萬曆十一年(1583年)來到中國傳教。《利瑪竇中國札記》記載了他於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在中國的傳教經歷和生活日記。比利時耶穌會士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1577-1629)在利氏去世後,把日記整理和翻譯為拉丁文,並於1615年在歐洲出版。利瑪竇在中國受到朝中士大夫敬重,他們互有往來,尊稱利氏為「泰西儒士」。利氏在《札記》中也提及中國的風俗文化深深吸引著他,有關圍棋的記述如下:

中國人有好幾種這類的遊戲,但他們最認真從事的是玩一種在三百多個空棋盤上用兩百枚黑白棋子下的棋。玩這種棋的目的要控制多數的空格。每一方都爭取把對方的棋子趕到棋盤的中間,這樣可以把空格佔過來,佔據空格多的人就贏了這局棋。官員們都非常喜歡這種棋,常常一玩就是大半天。有時候玩一盤就要一小時。精於此道的人總有很多的追隨者,他肯定會非常出名,儘管這也許是他惟一的專長。事實上,有些人還請他們作指導,特別優待他們,為的是學會玩這種複雜遊戲的精確知識。(《利瑪竇中國札記》,頁60)

關於利瑪竇對中國圍棋的玩法,他在《利瑪竇中國札記》的第八章〈關於服裝和其他習慣以及奇異風俗〉中,指出圍棋「地多者勝」的獨特原則,也提到了勝出的方法是「爭取把對方的棋子趕到棋盤的中間,這樣可以把空格佔過來」,正好符合圍棋中「金角銀邊草肚皮」的戰略。他指出職業棋士只因擅於下棋便會受到優待,似乎甚為輕蔑,又或是在這位傳教士的眼中,只是把中國圍棋視為一種異教徒的遊戲。

雖然利瑪竇在《札記》中並無提到自己有否學習圍棋,但是與他交往密切的朝官中也有不少圍棋高手,如明朝大臣葉向高(1559-1627)。葉向高於神宗萬曆、熹宗天啟年間兩度進入內閣,出任首輔長達十多年。葉氏以棋藝聞名,據說棋力已達國手授二子。其後天主教能在福建的得以廣泛傳播,葉向高也提供了不少協助。明朝士大夫李之藻(1565-1630)是另一位與利瑪竇深交的圍棋高手,他受到利瑪竇的影響而改信天主教,與明末朝廷重臣、科學家徐光啟(1562-1633)及楊廷筠(1562-1627),合稱為「聖教三柱石」,他們都是利瑪竇在中國傳教期間吸納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也是中國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先驅人物。

其後,曾有記載在十六世紀中葉時,葡萄牙海員把中國圍棋帶回該國。此外,中國天主教徒沈福先於十七世紀時遠卦英國,也曾向當地的東方學家介紹中國圍棋,可是中國的圍棋卻未有如瓷器那樣在歐洲引發熱潮。直到十九世紀下半葉,日本開國後,日本人才把中國圍棋流傳到世界各地,現時圍棋的英文字「Go」,其實是日文「碁」的羅馬化拼音。現存最早有關圍棋在歐洲的記錄是1882年德國萊比錫的圍棋團體,自此把中國圍棋傳入歐洲及全球各地。

參考資料

  • 〔明〕利瑪竇、金尼閣著,何高濟、黃遵仲、李申譯:《利瑪竇中國札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 〔清〕張廷玉編:〈葉向高傳〉,《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59。
  • 方豪:《李之藻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
  • 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 約翰・鮑爾著,趙德字譯:〈西方圍棋略歷〉,《文化譯叢》,1987年6月。
  • 包央:〈日語漫談5:從「圍棋」再到「ご」再到「Go」〉,《日語知識》,2006年11月號。
  • 〈歐洲圍棋史談:泰西大儒利瑪竇與歐洲歷史上第一次有關圍棋的記錄〉,《飛揚圍棋網》。
  • 〈你有想過嗎?起源中國的圍棋為何在英語讀「Go」〉,《今日新聞》。
Matteo Ricci
Matteo Ric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