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信箱>:中六後自修再考文憑試?

伍校長:

 我今年DSE成績唔係咁理想,中文5、英文2、數學3、通識4、經濟3,我覺得自己失手係因為唔夠勤力,加上帶病考試,所以唔甘心,想自修考多一次英文、數學、經濟科,希望入到大學心儀學系(目標係工管BBA或者社會學Sociology)。有老師支持我自修考多一次,但有老師就覺得選擇其他升學途徑更加實際。其實我都無咩信心重考時會考得好,只係有啲唔甘心。伍校長,您覺得我重考好唔好?

 家俊

家俊同學:

文憑試放榜了,你的成績也算不太差,已考獲五科2級包括中、英文,符合報讀副學位課程的資格,亦是資歷架構下認可的第三級文憑水平,可以申請多份政府需求中學畢業資格的工種。當然,若認為一時失手,有考生會慮考選擇重考文憑試,希望爭取較佳的成績。

究竟重考文憑試有沒有作用?今年財政預算案建議,為2019年文憑試考生代繳考試費,卻引發自修生或可免費任報考的討論。不少人揚言有意重考,亦有報章曾進行調查,指逾百名有意重考的受訪者中,33%人坦言重考只為自我證明,近兩成半人更無考慮過為何而重考。亦有人力資源顧問指出,除非僱主要求員工重考,否則重考文憑試對升職加薪作用不大,也無助搵工。那麼,現在你考慮重考(自修生需繳費)又有何目的呢?

至於重考能否帶來成績提升?考評局最新2017年文憑試考試報告中指出,逾七成半重考生考獲五科2級或以上成績,但重考生考獲「33222」的升大最低門檻只佔整體7,759名重考生的8%;若只計日校重考生,則約有28%,較純自修生為高。而核心科的晉級率介乎13%至50%不等,當中以英文科晉至3級的機會(13%)最低,中文科則有33%能晉至3級或以上。數學必修部分有逾38%考得2級,而通識科的重考晉級率最高,約一半能考獲2級或以上。可見英文科或因需長時間浸淫而最難重考達至3級。數學及通識科若再多一年時間操練,取較佳成績則較中英文科為易。

既然其他升學途徑多得很,今年學位及副學位課程的學額更超於全體考生人數。正是有心升學讀書者,大有相對的課程可供選擇。所以,重考文憑試的考生人數一向不多,重讀日校再考者則更少(不過2019年日校生可免繳考試費,未知會否吸引更多人因而選擇重讀?)。所以,同學在考慮是否重考或重讀前,最重要是分析今年「失手」的原因,了解自己學科的實力,參考上述重考成績晉級率的資料,從而評估自己有否信心重考而達成晉級願望。否則,不如向前看,修讀那些適合自己志趣及能力的課程,不用原地再糾纏在文憑試的科目上。況且,用功讀好副學位或其他課程,亦可有機會銜接至學位或專業程度。同時,如因科種適合,志趣相投,再加用功努力,成績會較諸文憑試這些文法學科還要考得好也未定呢?!

伍德基校長(學友社社長)

寫信給校長

同學或家長如在學習及考試上遇有疑問,歡迎來信提問(電郵:info@hkccda.org),筆者將在此闢設學習信箱作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