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歷史年華>:輓聯與中國傳統文化

#5  創意書法(2018年7月)

文:彭淑敏博士
整理:譚嘉敏同學(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講求對仗、平仄協調的文體,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至親好友締結良緣時,會送上婚聯祝賀;老人過壽時,會準備壽聯祝壽;春節將至,也會貼上春聯迎新歲。隨著對聯的發展,題材並不局限於喜慶場合,逐漸演變成為傳統喪葬禮俗中不可缺少的的輓聯。

輓聯是哀悼逝者的對聯式文體,利用精簡的文字綜述逝者的生平、功績,或是表達生者緬懷逝者的沉痛悲傷。輓聯從何而來?「輓」有牽引之意,根據劉輝著《輓聯藝術》一書,指出輓聯可能源自由古時執引送葬途上的輓歌。在古代送殯時,逝者的親朋好友緩緩牽引靈柩前往墓地,並在途上唱出悼念逝者的哀歌,這些哀歌便是輓歌。自西漢以後,輓歌成為喪葬禮俗中的重要部分,在輓歌的基礎上,又發展出輓詩、輓詞和輓聯。

根據現有資料,最早的輓聯見於宋代。南宋葉夢得(1077-1148)於《石林燕語》中,提及北宋人韓絳(1012-1088)的事蹟。韓氏於鄉試、省試及殿試均是第三,曾經擔任朝廷不同的要職,封爵為康國公,由於為人耿直而遭四次調遷。韓絳過世後,擔任尚書右僕射的蘇子容送了一對輓聯給他:「三登慶曆三人第,四入熙寧四輔中」,十四個字道盡韓氏一生功名事業,蘇子容所書的輓聯因而被譽為輓聯之祖。輓聯雖然肇於宋代,直到清朝中後期才真正發展起來。康熙皇帝(1654-1722;1661-1722在位)曾下詔遷葬鄭成功(1624-1622)到福建,以禮安葬,並為之親書輓聯:

四鎮多二心 兩島屯師 敢向東南爭半壁

諸王無寸土 一隅抗志 方知海外有孤忠

其後得到當時大臣、文人響應。至民國時期,發展最為鼎盛。

《向太后挽詞》
《向太后挽詞》

中國傳統喪葬文化源遠流長,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輓聯正是儒家文化影響的體現。輓聯的種類、內容、規範等,建立在儒家五倫關係及養生喪死、慎終追遠的觀念上。輓聯抒發對逝者的敬愛和不捨之情,具有親疏、遠近、深淺之分,因而設有男性專用的「輓男聯」和女性專用的「輓女聯」,還有「輩分輓」和「職業輓」等。就輓聯的種類而言,分為預輓、追輓、代輓和同輓,可用於墓、祠、庵、廟,以及作為紀念的亭、台、樓、閣。輓聯另一種分類方法是分為「自輓」及「他輓」,前者由逝者在生前為自己所撰寫,後者是由親友贈送的,如果沒有寫明是「自輓」的,就被當作為「他輓」了。就輓聯的稱謂而言,因血緣關係的親疏而有所不同,以父系、旁系、母系、夫系、妻系、姻戚、師友等分之。

中國歷史巨擘傅斯年(1896-1950)提出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對學術界影響深遠。他是五四運動學生領袖之一,也是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創辦者。在他離世後,社會各界致贈的輓聯約共二百七十餘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為了紀念這位創辦人,全體同仁贈輓聯:

廿二載遠矚高瞻,深謀長慮,學術方基,忍看一暝;

五百年名世奇才,閎中肆外,江山如此,痛切招魂。

現時香港喪禮上普遍所見的輓聯,一般是由負責布置靈堂的長生店或殯儀館安排,於喪禮上懸掛在靈堂兩則。輓聯內容大多根據逝者的年齡和性別,再在一些「實用禮儀百科」書籍選取出來。但不少名人的輓聯則不乏情真意切、獨具風韻之作。香港鬼才、著名填詞人黃霑(原名黃湛森,1941-2004)的輓聯,是由他的好友蔡瀾所題:

吐盡恩義情深幾許

寫下不朽香港名句

兩句輓聯是取自由黃霑填詞的流行金曲,前者出自《倆忘烟水裡》,緬懷這位性情中人;後者出自《獅子山下》,歌頌他的詞壇成就。

國學大師饒宗頤(1917-2018)靈堂上的輓聯,是由中國高僧照誠法師所題:

宗風不磨意

頤德自在心

輓聯是改自饒宗頤的書法對聯「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不磨」是指追求立功、立德、立言的不朽精神,「中流」解作在水中央,仍能「自在」獨立。在饒宗頤喪禮派發的弔唁冊中,形容這對輓聯實為「饒宗頤精神」的自我寫照。

傅斯年
傅斯年
黃霑
黃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