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歷史年華>:「識飲識食」與香港街道

淑敏博士,就學期間幸得熱衷歷史教學的恩師啟蒙,奠定日後從事中外歷史研究之志向。近年參與香港史研究及相關出版,包括《中國地域文化通覽:香港卷》、《香港文化導論》、《香港教會人物傳》、《香港記憶》、《香港第一》、《屏山故事》、《改變香港歷史的60篇文獻》、《香港景觀文化導遊》及《孫中山在香港的足跡》等,期望與讀者分享歷史的多元發展。

相信剛剛在農曆新年,大家都必定跟親朋戚友分享了不少美食。俗語說:「民以食為先」,大家有否留意到香港不少地區的定名跟食物有關,例如位於新界西貢區的鹽田仔,早期的居民從寶安縣鹽田村遷居到西貢,以墾田曬鹽為生,該區亦因此而得名。位於香港島南部的鴨脷洲,其中一個命名的説法是該島的形狀像鴨舌,青衣島也是因形狀像一條青衣魚而得名。再者,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區都有不少街道名稱源於該區的地貌,令人聯想到各種食物,又或是由較多種植的蔬果而得命。

(1)鵝頸橋,位於香港島堅拿道東與堅拿道西一帶,由於填海前的銅鑼灣至灣仔山勢像一隻鵝而命名。後來鵝頭山由港英殖民地時代著名的四大家族之一利希慎家族買下,發展為利園山。當時的利園山是鵝頭,天樂里是鵝耳,莊士敦道就是鵝尾,鵝頸橋一帶景致宜人,曾是香港八景之一。

(2)鰂魚涌街,位於香港島北部的鰂魚涌,英文名稱以採石灣為名,原來該區在成立太古船塢之前,鰂魚涌的水潭有很多野生鰂魚,故此因鰂魚而命名。

(3)糖街,位於銅鑼灣區,香港第一間用機器製糖的糖廠建於附近的海邊,故此該段道路稱為糖街,這間由英資怡和洋行於十九世紀中葉成立的東方煉糖廠開業不久便即關閉,糖街的名稱卻沿用至今。

(4)糖廠街,位於鰂魚涌,因太古煉糖廠而得名,其所生產的白糖主要在內地銷售,「太古糖」廣受國內西方人士歡迎。太古糖業於1881年成立,當時發展為全球規模最大和最先進的煉糖廠之一,現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

(5)雪廠街,位於中環,香港開埠初年該地開辦了一間冰庫,儲存來自北美的天然冰塊,分售予市民及供應給公立醫院,「雪廠」由1845年營運至1880年,街道名稱卻歷久不衰。

(6)鹹魚街,位於香港島西部的西營盤,昔日聚居的華人以漁民為主,十九世紀末以前不少攤檔發展成為商舖,起初稱為鹹魚欄,其後則稱為鹹魚街。

(7)海味街,位於香港島西北部的德輔道西,是香港具有百多年歷史的海味乾貨店集中地,以優質高價的海味如乾鮑、魚翅、海參、魚肚而聞名中外。

(8)茶果嶺道,位於九龍觀塘區,名字來自山上的茶果樹。茶果樹本稱血桐樹,昔日村民在中秋節、冬至和農曆新年等喜慶節日,均喜用茶果招待客人,蒸茶果時須用上大量血桐樹樹葉,居民則多稱為茶果樹,血桐樹一名卻被人遺忘 。

(9)土瓜灣道,位於九龍西九龍城區的南部,其中一個命名的説法是土瓜灣未填海前的海心島,形狀像土瓜(即番薯),另一說法是該區盛產番薯。

(10)荔枝角道,位於九龍半島,其中一個命名的説法是以往該地海灣種植了很多荔枝,但是那裡的氣候和土壤不宜種植荔枝,故此這個説法並不可靠。另一個説法是該地海灣的地形像在海旁的荔枝,此則較為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