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場>:淺談中國傳統音樂文化

#2  舊傳統 X 新時代(2018年1月)

文:褚珏然(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三年級)

中國音樂早於先秦時期已經存在,並有悠長的歷史。當中在樂韻飄飄中,文人往往在其中提出不少人生觀,一直影響至今。然而中國的音樂在漢唐時期深受外地影響,對於以後中國的音樂發展有一定裨益。另外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在音樂的表現上各擅勝場,形成今日我們常說的中國民族樂器。放眼香江,大眾可能也有聽說不少中國樂器,甚至曾經欣賞香港中樂團的演出。然而,他們未必對中樂的本質、內涵和特徵等有一套完整的思維框架,甚至誤認為這只是不值一提的街頭賣藝小玩意。

早期中國的音樂發展已有完善的結構。《尚書‧益稷》有云:「子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六律指的是古代音中十二律,陰陽各佔一半;五聲指的是音階,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八音指的是中國古代樂器製作時所用的八種材質:金、石、絲、竹、匏、土、革、木。與此同時,古人對於音樂的功用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至聖先師孔子強調禮樂用作治國、教化,使音樂達致「中正和平」的境界;道家認為音樂為人與自然的溝通,故應「法天貴真」,避免過度的束縛。兩種思想交織在一起,形成互補之效。

在以後的發展裡,中國傳統音樂也是經過不斷的調整與挑戰。隨著中國與外地的交流,不少樂器和音樂的類型也在此橫空出世,例如在敦煌的莫高窟中,我們可以看見滿天神佛彈奏琵琶的場景。揚琴本來是中亞地區的樂器,經過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中各國的轉化,最終約於明代傳入中國。直至現代,我們仍可在東歐匈牙利看見相近的樂器「辛巴龍」(Cimbalom)。它的構造與揚琴實有異曲同工之妙。近代中國在劉天華、華彥軍(阿炳)等人的帶領下,開始為中國音樂尋找出路、融合中西,形成「新音樂」時期,逐漸塑造「中國民族音樂」的面貌。

人們常常質疑現今在流行音樂主導的全球市場,中國傳統音樂該何去何從?筆者深信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中國的傳統音樂需配合現代文化工業的形態傳授予大眾,使大家重新認識國樂,將會是中樂能否能夠進一步「走出國門」,完善「民心相通」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