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歷史年華>:香港街道名稱的特色

淑敏博士,就學期間幸得熱衷歷史教學的恩師啟蒙,奠定日後從事中外歷史研究之志向。近年參與香港史研究及相關出版,包括《中國地域文化通覽:香港卷》、《香港文化導論》、《香港教會人物傳》、《香港記憶》、《香港第一》、《屏山故事》、《改變香港歷史的60篇文獻》、《香港景觀文化導遊》及《孫中山在香港的足跡》等,期望與讀者分享歷史的多元發展。

香港自開埠以來,街道名稱出現多樣變化,當中存在不少耐人尋味的歷史故事。香港經歷了150多年的殖民管治,英國及其他外籍人士相繼來港,他們在政府、洋行及各行各業出任重要職位。整體而言,香港不少街道命名與英國殖民地管治有關,開埠早期多以香港總督、殖民地官員及英國軍官來命名。如中環的皇后大道Queen’s Road,即以英女王維多利亞Queen Victoria命名,現時仍是香港島的主要道路,分為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西及皇后大道東三段。 當中的Queen「女皇」被誤譯為「皇后」,反映早期香港開埠時,中英雙語在溝通和理解方面出現問題,時至今日已經成為趣談 。

又如西環的干諾道Connaught Road是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的兒子干諾公爵(The Prince Arthur, Duke of Connaught and Strathearn,1850-1942)於1890年訪港而命名;九龍城的太子道Prince Edward Road,所指的就是英皇愛德華八世(King Edward VIII,1894-1972),以前曾經稱為「愛德華王子道」呢!

鄰近皇后大道中的吉士笠街Gutzlaff Street,以普魯士傳教士郭士立牧師(1803-1851)來命名。他對學習中文有濃厚的興趣,他的原名為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卻有不同的中文名字翻譯,常見的有郭士立、郭實臘、郭實獵等。年青的郭士立於23歲時由荷蘭傳道會派往爪哇傳揚福音,並在當地開始學習中文、客家話及潮州話,也常常穿著中國服裝。其後以自由傳道人的身分到達暹羅(今泰國)曼谷宣教,再經澳門進入廣州。

郭士立在廣州加入東印度公司,並且經常到達中國沿海一帶遊歷,他曾遠赴廈門、福州、舟山、寧波及山東威海衞的劉公島等作實地考察,著有《1831年至1833年在中國沿海三次航行記》,其後更參與翻譯聖經,以及創立福漢會,進行文字佈道工作。郭士立於鴉片戰爭期間擔任英國的翻譯員,參與起草《南京條約》(1842),之後更出任第一任香港總督砵甸乍(Sir Henry Pottinger,1789-1856)的中文秘書,當時稱為「撫華道」(Chinese Secretary),此職位十分重要,負責與華人進行溝通,反映他重視學習中文的歷史意義,但他也被批評參與帝國主義侵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