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通今>:《論語》中的智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乍聽起來,大家或會感到恐懼,大呼文言文艱澀乏味,並退避三舍。其實古人所言的,不是古舊死板的說教,而是比我們更「潮」的生活態度。以孔子及其學生為例,他們和我們一樣,要學習、交友,其對生活的經驗總結和感悟都可在《論語》中領略。我們從《論語今譯時析》(耀中出版社,2016年增訂版)一書中摘錄兩篇文章,看看古人的智慧對今天的香港教育制度及社會風氣有甚麼啟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雍也篇6:18》

【今譯】

孔子說:「知道它,不如喜歡它,喜歡它,不如以它為樂。」

 【時析】

這裡的「知」、「好」、「樂」之間有一種遞進關係。如一人學彈琴,他知道彈琴很好,但可能並不喜歡彈琴,一暴十寒,總是學不成。如果他喜歡彈琴,但只是把彈琴當作一種消遣,可以彈也可以不彈,那可以說是「好」。但如果他很熱愛彈琴,並且掌握了很高的技巧,能遊刃有餘地彈奏出曲子的意境,以彈琴為志業,為樂,不能不彈琴,則此時可以說是「樂之」了。在這時,你不用像一些父母那樣逼著他去學,他就會很高興、很主動地去彈了。

今日教育的一個弊病,就是父母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逼孩子學東西,弄得孩子可能被逼學了些東西,但對這個東西並不「好之」,更談不上「樂之」,這種教育實施的是「痛苦」教學,老師苦,孩子更苦。但如果依據孩子的天性,發展其特長,加以鼓勵和引導,使之好之和樂之,那麼,儘管學習的過程可能會面對很多挑戰,孩子也不會以此為苦了。

*《論語今譯時析》增訂版:以中英雙語出版,內容除了附有註釋外,並設時析部份,透過現今的生活事例及中西文化觀點的比較對照,從多角度詮釋儒學的菁華部份。書中輯錄了《論語》140則,代表儒家核心思想,從反求諸己的「為學」、「修身」等主題作起始,逐步推至「處世」之道,最後以「生死」作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