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食主義>:煎堆內外

新年菜式著重意頭,小吃一樣講求寓意,油炸食物佔去一部分,所包含的材料和祝福各有不同。笑口棗爆裂,祝願笑口常開;油角飽滿,希望來年收入豐厚;煎堆滾圓,寄寓事事圓滿。油炸食物於新年的標準尤為嚴格,因為形貌和顏色不好看,事不圓滿,意頭不好,顧客自然卻步,轉投另一家的懷抱。所以製作的時候,油要夠熱,粉團才能受熱膨脹,變成想要的形態。食物炸成金黃色也十分重要。顏色連繫到錢財黃金,來年能否金銀滿屋當然未可預料,但食物一堆買回去,至少能填滿攢盒,豐足好看。

「煎堆」二字是現在常用的寫法,「煎」是用油加熱的烹調方法,「堆」比較難解釋,同學誤以為是煎堆會三三兩兩「堆」在一起,或是外面「堆」滿芝麻。同學的創意滿分,不過實際意思是,「堆」根本不是本字,只是「䭔」字的替代。「堆」、「䭔」二字同音,「䭔」指用粉造成的糕點,過去有食物名為「蒸䭔」,顧名思義就是蒸的糕點。了解到「䭔」字的意思,以及跟「堆」字的關係,「煎堆」就不難理解,是用油來煎的糕點。

明代《瓊臺志》記錄相似的做法。文中提到:「蜜和秔、穤粉煎,圓如鞠。」「秔」是「粳」的異體字,指粳米,珍珠米就是其中一種;「穤」是「糯」的異體字,指糯米;「鞠」意思是皮球,大小跟「西瓜波」相約。所以依書的做法是,以蜜糖混和粳米粉、糯米粉,搓成圓形,然後煎炸成小球般大。煎堆的大小各有考慮,酒樓常見的大概跟牛丸一樣大,有些新年賣的比拳頭大,也見過一些餐廳為吸引食客,將「煎堆」炸得比西瓜還要大,當然要花更多時間、功夫和費用。

 

煎堆的大小不同,稱謂也各異。因為煎堆用油來烹製,所以又叫做「油堆」。清代《兩般秋雨盦隨筆》記錄的名稱更有趣,叫作「麻蛋」,內文如下:「以麵作團,炸油鑊中,空其內,大者如瓜。粵中年節及昏嫁,以為餽遺。」外沾芝「麻」圓如「蛋」,命名方法準確而且富特色。這處提到用麵粉製作,跟用米粉的稍有不同,而且中空無餡,熱氣充盈,才能膨脹得如此大。「年節」指新年,「昏」字通「婚」字,意思是新年或婚嫁的時間,會將煎堆作為贈禮。

清代《廣東通志》提到煎堆的其他用途,就是於年終的時候,炸來拜祭祖先和餽贈親友。文中提到的煎堆做法,餡料十分特別,紀錄是這樣的:「廣州之俗,歲終以烈火爆開糯穀,名曰炮穀,以為煎堆心餡。」「炮穀」即是我們看電影常吃的「爆谷」,用爆谷作為煎堆的內餡,筆者在香港未曾見過,當然也沒吃過。網上搜尋才知道,這種做法於廣州仍有傳承,內餡是由爆谷和糖混和壓成,或會加入椰絲、花生。內餡搓成球狀,外包米粉團作皮,沾滿芝麻,下鍋油炸。如果有日看到這種煎堆,不妨買來試試,自己動手做,材料也不難找,趣味一定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