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聯絮語>:徵文比賽精選作品

文聯會青年文化大使中心舉辦「文人召喚」徵文比賽(第二期)鼓勵文字創作之風,讓高小至高中的同學就歷史、文化、傳統、鄉情、禮儀範疇揮墨。現節錄部分得獎作品以作分享!

小學組 一等獎

學校:保良局何壽南小學
學生:袁咏妍
年級:小六

早茶

「陶潛善飲,易牙善烹,恰相逢作座中君子;陶侃惜飛,夏禹惜寸,最可惜是杯裏光陰。」廣東早茶遠近聞名,長盛不衰,是談及廣東傳統文化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早茶不但沒有隨着廣東經濟迅速發展而消失,反倒成爲廣東人生活中一道不可取代的亮麗風景綫。

 

論廣東早茶的來源,要追溯到咸豐同治年間。當時廣州有一種名為「一厘館」的館子,門口掛着寫有「茶話」二字的木牌,供應茶水糕點,設施簡陋,僅以幾把木桌木凳迎客,供路人歇腳談話。後來出現了茶居,規模漸大,變成茶樓,此後廣東人上茶樓喝早茶蔚然成風。直到今天,廣東早茶中的茶水已經成為配角,茶點卻愈發精緻多樣,用料繁多。

 

清晨的茶樓總是最繁忙的,人聲鼎沸,絡繹不絕,吆喝聲和碗碟碰撞聲不斷響起,蒸籠不停地被開開合合,蒸汽繚繞,服務員穿梭在茶樓的各個地方推送着茶點。晶瑩剔透的蝦餃、粉香酥脆的酥皮蛋撻、鮮味濃鬱的生滾魚片粥……這些點心品種繁多,製作精細,咸甜皆備。其中有些更是糅合了西方的技巧和特色,與中式技藝迸發出令人垂涎三尺的絕妙滋味,讓人流連忘返,牽腸掛肚。

 

無論是炎炎夏日亦或是寒冷冬季,茶樓總是人滿爲患。你或許會覺得,廣東人為了吃茶點的決心真是堅如磐石,風雨無阻啊!其實許多人吃早茶不只是因爲這些美味可口的點心,更是因爲一種習慣,一種享受,甚至是一種文化。甜蜜蜜的豆沙包勾起的是兒時與父母共度的時光,普洱茶品的是憶苦思甜。所以,早茶對廣東人來説是一種意義非凡的存在。

評審 賴志成博士:

取材真實生活,選材恰當,很有新意;段落分明,過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讀性強。

初中組 一等獎

學校:香港布廠商會朱石麟中學
學生:吳韵鈴
年級:中三

冬至的湯圓

老家的冬至比香港冷的多,那風耀武揚威地拍打著窗戶,有時不小心讓風溜了進來就吹得人直打哆嗦。奶奶在這時就會開始搓湯圓的工作。小時候看奶奶搓湯圓就像看變魔術一樣,只見奶奶用那粗糙的手熟練地揪出一小塊糯米糰在手上快速的揉成了一個光滑的團子,再從團子頂端用大拇指輕輕壓進去把糰子變成一個小碗的樣子後,塞入餡料收口,一個圓滾滾的湯圓就做好了,不過一會兒奶奶就做好了全家人的分量。

 

而我看奶奶那麽輕鬆地完成這一系列動作,便想著我應該也可以做到吧。於是我趁奶奶和鄰居聊天時,偷偷揪了一點糯米糰在那照葫蘆畫瓢,結果那湯圓不是餡漏了就是湯圓不圓。正當我發愁之際背後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你這孩子,餡放那麽滿不漏才奇怪。」我一回頭發現奶奶正笑著望著我。「來,坐到這裏來。我教你怎麽做。」奶奶從我手上拿走了失敗品,幾下功夫就讓那個糰子起死回生了,之後又給了我個新糰子手把手教我怎麽才搓的圓。奶奶邊教我邊說道:「湯圓要搓的越圓越好,這樣才能代表團團圓圓。」奶奶沒有再說下去,可能她想到了那個人吧——那個人就是奶奶的兒子也是我的叔叔,叔叔去了外地一年也不能見一兩次,更何況一起在冬至吃湯圓。可奶奶卻仍在每年冬至多煮一碗湯圓,即使那湯圓的主人最後沒出現,奶奶也不准我們吃。小時候不懂奶奶的堅持,大了之後覺得可能這也是奶奶的一種寄託吧。

 

最後我在奶奶的幫助下終於成功做出了像模像樣的湯圓了,奶奶看著我得意洋洋的樣子打趣道:「搓個湯圓尾巴怎麽都要翹到天花板上了?走吧,煮湯圓去嘍。」我聽完便立刻起身跟奶奶去廚房了。湯圓煮好後,一掀蓋整個廚房就變成了仙境,白茫茫的。奶奶把湯圓撈起來放在一個個碗裏,照舊多煮一碗放在那。一家人圍著桌子有説有笑,吃著熱騰騰的湯圓整個人也暖和起來了。

評審 周慧儀女士:

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和以感官飽滿的高畫質描繪,奶奶搓湯圓的細微表情、聲音和動作,「我」跟奶奶學做湯圓時的互動情況和活潑對話,其後奶奶藉留一碗湯圓來寄託對叔叔的惦念,以至文末「我」和奶奶那份彼此思念,皆是一個個閃動的情景交融的感情亮點!作者藉物託情,使文意產生了深刻的情感張力;記敍內容又實虛交錯,令文章添加了活力,滲入了詩意。

高中組 一等獎

學校:香島中學
學生:謝澤倫
年級:中六

風華

餐廳裏的霓虹燈牌引來許多人打卡,青蓮色的燈管拼湊成四個大字:風華絕代。燈下的紅男綠女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玻璃門上倒映出霓虹裏我的面龐,更確切的說,是這座城市的面龐。香港,摩登的不夜城,她的風華絕代似乎正悄悄成為過往,推開門,一股熱浪撲面而來,夜晚鹹膩的海風拂過臉頰,合著高樓上僅有的幾塊霓虹招牌,生生將我從冷空氣裏抽離出來,隔壁成衣舖阿伯的音響裏劈裏啪啦唱著鄧麗君的《香港之夜》,給人一種錯覺,恍惚間回到八九十年代港產影片裏的情景。

 

顏色互撞的巨型廣告看板倒映在綠油油的海水裏,便是張愛玲在《傾城之戀》裏說的那樣,一抹抹刺激性的犯沖的顏色竄上落下,在水底廝殺得異常熱鬧。這些霓虹燈飾在張的美學觀念看來似乎不太成氣候,卻也是這些燈牌,讓葛薇龍在灣仔的燈與人與貨之間,感到一種熱鬧裏無邊的荒涼。只是日新月異,屬於它的黃金時代似乎在昨日的花樣年華裏落幕,不知所蹤。

 

王家衛在他的電影裏將霓虹燈牌的意象發揮到極致,他說有霓虹招牌的地方就是能量空間,稍有不慎便會迷失。霓虹燈和屏風玻璃互相微暗的反光,為香港被訛稱為文化沙漠正名,雖然是為了遠程辨認的實用目的而設計,卻行走在行、楷、隸、篆的提頓轉折之間,作為資訊與文字載體,訴說著牌匾的文化底蘊與歷史沉澱,傳統而又富香港獨有的肌理。霓虹燈牌是這座城市另一種視覺上的文化語言,仿佛身兼多重人格,包容與隱忍著一切地域,宗教,人文,中與西之間的曖昧關係。《省港旗兵》裏的九龍寨城,《旺角卡門》裏的廟街,霓虹燈牌裏映射著香港繁華背後的蒼涼,或是不公的社會秩序下的豪情俠義,或是逃港和移民潮後一代人的濃重鄉愁,或是大時代背景下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的相容並蓄,或是基層升斗市民的艱苦抗爭。霓虹燈見證著社會積重難返的隱性問題,見證東方之珠旗幟的落與升,見證獅子山精神,狹小的生存空間下小市民深信堅持、樂觀、努力便會有收穫。

評審 招祥麒博士:

以「風華」二字設題,耐人咀嚼。首段及末段各出現「風華絕代」,遙遙呼應,前者「虛」而待下文交代,後者「實」而期諸往後,甚見用心。中間以「霓虹燈牌」貫穿全文,巧妙將思緒回溯至香港八九十年代,並借用鄧麗君的歌、張愛玲的小說、王家衛的電影等,對香港文化的現象進行描繪和反思。全文內涵豐富,文筆省淨,所以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