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歷史年華>:香港節慶文化旅遊

#16  動靜遊思(2020年6月)

文:彭淑敏博士(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最近筆者準備教授一門新課程——「文化旅遊」,這是結合歷史、文化與旅遊的跨學科課程。文化旅遊影響著現代旅遊的發展方向,透過香港獨有的節慶文化,有助開發文化旅遊及加強社區經濟效益。

香港的節慶文化根據傳統的中國節日可分為「節」、「誕」和「醮」三類,即是節日、神祇的誕生日和打醮酬神。當中四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中秋節大坑舞火龍及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均是傳承百多年歷史的節日慶典,在華南地區的歷史文化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界定為「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的類別,於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香港的文化及傳統得以延續和發展。

16-追憶-長洲1

長洲太平清醮:

在眾多打醮活動中,長洲太平清醮是香港最受注目的盛大節慶和祭祀活動。在神誕慶祝活動中,打醮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動,具有祭祀神靈、安撫幽魂、酬謝神恩和許願祈福等多重意義。據說在晚清年間,長洲發生鼠疫,人命損失嚴重,其後北帝顯靈,下令居民出巡打醮以驅趕瘟神。「太平」是祈求平安之意,「清醮」則意謂祈求太平的醮。

大澳端午龍舟遊涌:

大澳是香港獨有的水鄉,大澳端午龍舟遊涌的起源跟太平清醮相似,也是與驅瘟逐疫有關。龍舟是端午節的節慶活動,兩者結合起來,成為了大澳獨有的「龍舟遊涌」。大澳的行會保留着「惡五月」的傳統觀念,扒艇行、鮮魚行和合心堂等三個傳統漁業行會,每年在端午節舉辦「龍舟遊涌」,把大澳的漁業生態環境、生產技術、漁業經濟、漁民組織、宗教信仰與儀式結合起來,展現民間宗教和社區獨有的習俗。

中秋節大坑舞火龍:

龍是中國人的吉祥之物,舞火龍則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銅鑼灣大坑於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日、十五日及十六日,一連三天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祈求合境平安,驅邪避災。舞龍是神誕的主要活動,火龍長達七十多米,以珍珠草紮成三十二節的龍身和龍頭,最特別是龍身和龍頭均插滿和燃點著的長壽香燭,火龍在鼓樂齊響下,穿梭大街小巷,由壯健者撐起火龍,跟隨「火珠」的引領歡騰起舞,每年也吸引大批中外人士沿途圍觀。

香港潮人盂蘭勝會:

香港潮人於農曆七月舉行的盂蘭勝會原稱為盂蘭盆節。盂蘭節的起源與佛教故事有關,佛祖的弟子目蓮從「餓鬼道」拯救罪孽深重的母親,「盂」即代表孝子目蓮用作放置食物給予母親食用之器皿,也就是傳統所用青銅製成的盂蘭盆。盂蘭勝會主要是祭祀祖先及陰曹無祀孤鬼,活動包括燒街衣、潮劇神功戲、化大士王、派平安米及福物競投等,盡顯孝心和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