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食主義>:雞蛋仔:世界風行的街頭小食

#15  「Zoom近」動物(2020年4月)

文:薇言勁(香港八十後港女文青,活動策展人)

遊客來香港「掃街」(意指走到街邊尋找美食),頭十大必試美食之一,相信都有雞蛋仔(Bubble Waffle/ Eggette/Egg Puffs/Egg Waffle)在內。這位代表香港的親善大使,在不知不覺間已廣為他國朋友認識,甚至融入不同城市的文化之中,成為形象百變的「世界女」。

相傳雞蛋仔在上世紀1950年代的香港出現,有兩種講法:有雜貨店老闆為免浪費,把打破了的雞蛋加入牛油(Butter,另名黃油)、麵粉、砂糖等製成蛋漿,倒入金屬模板內,烘香成一個個橢圓形組成的蜂窩圖案,由窩夫(Waffle)變奏而成的烤餅出售;另一種講法則是有小販伯伯以麵粉、食用色素、糖、油、發粉五種食材,製作名不副實,沒有雞蛋的雞蛋仔。隨社會物質富裕,現時製作雞蛋仔的必要食材除了砂糖、麵粉外,還加入淡奶、雞蛋跟牛油,同樣倒入金屬模板內,烘7-8分鐘即成。

相信在香港生活過的讀者,一定嚐過雞蛋仔的美味。筆者為八十後,學生時期跟同學放學後「搵食」,選擇不及現在多元。在回家路上,遇上推住木頭小販車賣雞蛋仔的伯伯,買到一底(一份)即場以炭爐或石油氣爐烘出的熱騰騰雞蛋仔,這份快樂可以持續好半天。

自香港政府在上世紀末停止發出新的流動小販牌照後,「走鬼檔」(流動小販)買少見少。做街頭小食的生意,一定要租地舖,故此現時在街頭地舖買到的,多是用石油氣爐上的金屬模板,或電力發熱的雞蛋仔機製作的雞蛋仔。想回味傳統在小販車炭爐上製作的雞蛋仔?相信要走到樓齡較高的公共屋邨,或者大澳的無名雞蛋仔檔,碰碰運氣了。

隨著經濟發展,香港人開始講究飲食的色香味美,包括街頭小食。講究食材來源、配搭、製作方法外,有甜品師更發展出一套雞蛋仔的審美標準:即叫即做。賣相要金黃帶啡,不能帶白色,要粒粒完整;外殼跟內餡比例各半,外殼要香脆,咬時要有聲;內餡口感要像蒸蛋糕或海綿蛋糕,濕度要拿捏得宜;蛋香味要似家常煎雞蛋或蒸雞蛋,香油的香味(例如雲尼拿香油)要少。

 

 

 

 

因為歷史同地理因素,香港是東西文化的交匯點。隨著互聯網跟廉價航空出現,加速全球化(Globalization)進程,東西方文化交換更為廣泛。世人更容易在網上認識各地的食材,更可以出國旅行親嘗體驗。

同時融合菜(Fusion Cuisine,意指融合至少兩種不同菜式風格的菜式)風潮興起,香港人靈活多變,喜歡「貪新鮮」,故此雞蛋仔在香港的飲食市場已經百花齊放。有哈港(喜歡香港文化)的外國人更親自來港拜師學藝,將雞蛋仔帶到他鄉去。去首爾、大阪、紐約等等大城市走一轉吧,人家已經華麗轉身,再不是昔日打扮樸素的鄰家女孩了。

筆者不禁期待,雞蛋仔這款似乎「上唔到大枱」的小食,有日或能夠成為西方國家真人騷(Reality Show)廚藝比賽節目裡面,在壓力測試環節中,考驗參賽者的刁鑽菜色。